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之际,香港掀起了一股以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热潮,引发了广泛关注。多部作品相继上映,让人们回顾那段辉煌而艰苦的历史。
“里斯本丸”号事件:香港是起点
改编自中国渔民冒死营救英国战俘事迹的电影《东极岛》将于8月28日在香港上映,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的回响。与此同时,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也于7月24日登陆香港大银幕。该纪录片讲述了1942年10月,日军运俘船“里斯本丸”号载着1800余名英军战俘从香港驶向日本的历史。由于日本军方未依照国际公约标示运俘船,“里斯本丸”号在经过舟山附近时被美军击中。日军不仅未及时施救,甚至对试图逃生的战俘进行枪击。在生死存亡之际,舟山东极岛的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反复冲进炮火纷飞的海面,成功救起384名英军战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表示,这段历史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提醒人们历史不能被遗忘,和平来之不易。“重温这段历史能让更多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和抗战精神。”李慧琼说道。
展开剩余74%《里斯本丸沉没》的制片人兼导演方励也提到,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与香港有着深厚的渊源,能在香港讲述这段历史,展现背后那些真挚的人物情感,具有特别的意义。
《黑太阳731》重映 引发回响
另据香港大公网报道,电影《731》已确定将于9月18日在内地上映。这部影片聚焦抗战胜利前夕,日军在中国东北哈尔滨进行细菌战研究并对中国百姓实施人体实验的历史。影片通过再现历史事件,传递强烈的反战主题。
香港民众对这部影片的期待不小。银都机构的负责人透露,电影必定会引进香港,具体上映时间尚待公布。有港媒分析称,选择在2025年上映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80年前,中华儿女用血肉换来了和平;80年后,电影则成了守护那段记忆的桥梁。
此外,1988年上映的经典港产片《黑太阳731》也在香港重映。该片讲述了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实验的历史罪行,展现了日军的残暴以及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暴行。影艺戏院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宣布7月31日进行首场放映,影片迅速引发影迷关注,票务火爆,影院随后加映了两场,观众反响热烈。
重温历史,守护记忆
香港《大公报》评论称,随着多部抗战题材影片的上映,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将有机会更加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这些影片无论是《东极岛》还是《731》,都原汁原味地还原了中国人亲身经历的抗战史实。而好莱坞对二战的电影呈现多集中于西方历史视角,而这些影片则展示了中国人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坚韧求生,为未来的和平铺路。
8月在香港上映的另一部抗战电影《南京照相馆》,也因其真实且触动心灵的故事,备受关注。电影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拍摄的真实罪证影像为主线,通过展示普通人如何勇敢站出来抵抗侵略,带给观众深刻的和平思考。据悉,《南京照相馆》将于8月在香港上映。
历史的见证与反思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时,15岁学徒罗瑾在照相馆内目睹的屠杀现场。日军拍摄的暴行图像让罗瑾震惊不已,他冒险保存了一些底片,这些照片成为了见证历史的证据。随着抗战胜利,照片被南京市民公开,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今,这本相册已经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并于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
台湾的网络红人陈之汉在直播中也表示,这段血腥的历史不容忽视,呼吁两岸民众不忘历史。许多岛内网友在直播下留言,表达对影片的期待,遗憾无法在台湾上映。
反思与纪念:香港的多维纪念活动
香港中通社近日也评论称,这些抗战题材电影,无论是《南京照相馆》中的小人物觉醒,还是《东极岛》和《里斯本丸沉没》中的守望相助,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电影为载体,传递着关于和平的深刻思考。
除了电影放映,香港还将举行多项纪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将在全港范围举行庄重的纪念仪式,向为保卫国家英勇作战的先辈们致敬。此外,香港各区民政事务处还将在社区会堂展出东江纵队抗战事迹展板,增强市民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和认知。特区政府新闻处将携手香港电台制作微短剧,通过生动的讲述形式,进一步弘扬爱国情怀。
发布于:山东省